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传承着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是文明之根、乡愁之所、前进之力,必须加强保护、传承和发扬,才能实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2024年,黄南州人大常委会向黄南州中级人民法院交办代表意见中提出了关于“加强对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法律监督和检察公益诉讼”建议,为切实发挥人民法院司法审判职能作用,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州法院聚焦主责主业,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精心安排部署。州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前后召开三次专题会议,深入学习领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对如何办理建议做了具体安排部署,同时成立工作专班,常态化深入开展涉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案件排查。截至目前,全州法院尚未发现此类案件。
二是开展调查研究。联合同仁市相关职能部门深入隆务镇、保安镇、郭麻日村、年都乎乡等,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现状及保护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走访、调查,依法发挥人民法院司法建议工作职能,起草《关于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的司法建议书》,向同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出建议书,反馈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是加强沟通联络。与同仁市法院、州检察院对接,探索共同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机制,加强合作力度,大力推进环境资源类公益诉讼,凝聚传统村落保护合力。州法院牵头邀请同仁市住建局、同仁市文体局、隆务镇、保安镇、年都乎乡召开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问题研究座谈会,加强府院联动,共商工作机制,凝聚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合力。
下一步,州法院将持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联合同仁市法院选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典型案例,深入村镇开展法治进传统村落、普法宣传活动,让老百姓充分意识到传统村落是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和村民致富的物质条件,激发村民积极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热情。依法严厉打击惩处涉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违法犯罪行为,支持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不断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的司法能力和水平。